讓“新云南人”真正融入云南,讓“新云南人”創(chuàng)造新云南文化,才是藝術家和城市雙方良性發(fā)展的方向。
大理是許多藝術家心中的“詩和遠方”。在這里,活得最開心的人群之一便是他們。我在大理古城看過手工藝人捏的小人,上前一問居然是泥塑;我在觀音堂附近,看到有人在草地上擺攤,賣著小布袋、手工鉛筆、手作項鏈之類的物件,攤主在彈吉他,旁邊還有他在大理認識的樂器同好,有吹薩克斯的,有拉手風琴的,各種樂器的聲音加上午后的陽光,讓人感嘆:好一座文化氣息濃郁的城市……藝術家為這座城市帶來了其他地方少有的魅力。
但是,這些藝術家都融入大理這座城市了嗎?我看未必。
據(jù)春城晚報-開屏新聞報道,臺灣雕刻藝術家于涌定居麗江,多年來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當代元素巧妙融合,通過對自然物進行加工、組合,讓它們煥發(fā)新生命。3月3日,于涌在云南文學藝術館舉行個人作品展,共展出116件優(yōu)秀作品。于涌只是來云南扎根的眾多藝術家中的一員,他創(chuàng)作的成功案例也說明:我省擁有一片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沃土,擁有打造“藝術家第二居所”的底氣。
我看到一些藝術家的朋友圈,定位顯示從大理等云南城市重新回到了老家,這未免令人遺憾。來云南準備定居的人,未必都能真正融入自己想留的城市。除了個人原因,是否也有當?shù)匚幕h(huán)境的因素?當?shù)卦鯓又惨P并讓“鳳”在此實現(xiàn)長期的詩意棲居?這些是當?shù)卣畱斏钊?、全方位思考的問題。
鼓勵藝術家創(chuàng)造,讓“新云南人”真正融入云南,讓“新云南人”創(chuàng)造新云南文化,才是藝術家和城市雙方良性發(fā)展的方向。
因此,應當重視藝術家來云南發(fā)展,給他們足夠的空間??梢越Y合當?shù)靥厣梃b成功經驗。例如,增加當?shù)厝撕退囆g家的互動,打造如中和村這樣的成功案例。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在“自身+外在”的條件支持下,必將有更多外來藝術家為云南發(fā)展貢獻力量、在云南生根發(fā)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