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財聯社2月26日訊(記者 史思同)近日,在第五屆全球財富管理論壇圓桌環(huán)節(jié),多位業(yè)內人士對“完善金融服務,推動實體經濟升級”這一熱點話題展開了討論。
亞洲金融合作協(xié)會創(chuàng)始秘書長、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原專職副會長楊再平認為,金融要去助推實體經濟升級,就要了解重點領域,圍繞其特殊性質最大限度滿足不同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
他指出,完善金融服務,推動實體經濟升級,關鍵是要對“實體經濟”有所認識,而實體經濟升級主要應圍繞五個重點領域,分別是制造業(yè)、服務業(yè)、消費、科技以及基礎設施。其中當務之急是實體經濟的科技升級,如何擺脫科技供給的瓶頸。對此他建議,金融支持應從教育開始,打造教育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這樣的一個鏈條,培養(yǎng)相應的精英,同時還要重視后續(xù)金融科技成果的轉化。
而在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看來,目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及方式都有待進一步提升和改善,著力推動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他認為,要讓金融真正對實體經濟進行有效服務,必須大力發(fā)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盤活市場巨大的存量資產。這其中,如何將存量資產證券化,變?yōu)橘Y本市場可交易的債權、股權、以及REITs、ABS等資產證券化的產品,通過資本市場的風險定價和交易,盤活存量資產,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非常重要。
與此同時,中信證券投資銀行委員會委員、董事總經理程杰從資本市場產業(yè)結構調整以及注冊制改革等方面分析了中國的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成績和進步。
“中國證監(jiān)會通過資本市場一系列政策改革和引導,確實對中國經濟的發(fā)展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程杰指出,從數據來看,2022年整個市場全球融資額約為5700億美金,其中中國占2100億美金排名第一,遠超第二名的美國(1200億美金),排名第三香港是250億美金。即便受到疫情以及俄烏戰(zhàn)爭地緣政治影響,中國市場還是一枝獨秀。
此外,京東集團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也從更具體的角度分析了如何解決數字經濟跟實體經濟加上金融更好的結合。
沈建光指出,供應鏈金融科技的發(fā)展,對于破解小微金融服務的問題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一方面,除了給消費者提供消費貸款以外,還能夠針對中小微企業(yè),緩解其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另一方面,金融科技賦能金融機構,搭建數字化供應鏈的金融平臺,能夠幫助金融機構提升小微企業(yè)金融服務的供給能力。
他表示,金融機構在營銷獲客上缺乏差異性,在風險管理上主要依賴抵押物,供應鏈金融科技構建了金融系統(tǒng)產業(yè)和科技的三者融合,將信用評價從企業(yè)主體信用評價拓展到數據信用評價,能夠解決中小微企業(yè)貸款的成本、信息不對稱,以及抵押物缺失的問題。